1 |
Q/E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
如何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的内外部影响有哪些? |
对影响公司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重新识别,形成了识别表 |
OK |
2 |
Q/E 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主要相关方有哪些?
是否辨识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确定了重要相关方,重新识别了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
OK |
3 |
Q/E 4.3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 |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智能照明控制器、无线照明控制器、水位液位智能控制器、液晶显示屏、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报警监控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智能弱电门禁报警健康系统,光纤测温光纤震动周界报警监控系统的销售及其相关的环境管理活动。
无不适用条款条款 |
OK |
4 |
Q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E 4.4环境管理体系 |
体系建立情况;
主要过程?
过程之间的关系、顺序、相互作用?
确保过程运行和控制有效的准则和方法?
获得支持过程的运行和监视的资源和信息?
外包过程?控制方法? |
2019年10月完成了符合质量、环境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记录等)的环保并发布实施。
主要过程无变化;
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图给出了过程之间的关系、顺序、相互作用;
以文件、程序、作业文件等方式给出确保过程运行和控制有效的准则和方法;
获得支持过程的运行和监视的资源和信息,对过程的实时运行状况及其运行结果进行监视、测量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过程持续改进;
外包过程:照明控制器和水位控制器的制作 |
OK |
5 |
Q 5.1.1 总则
E5.1领导作用和承诺 |
同最高管理者交流
1. 通过 什么方式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 制定质量、环境方针的制定?质量、环境目标?主持管理评审?
3. 确保管理体系各过程所需资源的配置? |
同最高管理者交流
1. 通过 会议、培训、网络等方式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体现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贯彻执行;
2. 亲自主持制定质量、环境方针,批准公司级质量、环境目标,主持管理评审;
3. 根据管理体系运行和各部门实施的需求确保管理体系各过程所需资源的配置; |
OK |
6 |
Q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同最高管理者交流 |
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存于顾客,公司以实现顾客满意为目标,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产品和工作要求,理解、满足并争取超越这些需求和期望,在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予以关注。 |
OK |
7 |
Q/E 5.2 |
-
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
-
质量、环境方针在组织内沟通和理解的形式;
-
质量、环境方针评审的记录;
|
-
质量、环境方针:由 总经理于2019年10月7日签发;
-
质量、环境方针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包括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承诺,提供了制定和评审质量、环境目标的框架;
-
通过会议、文件发放、培训等方式在组织内沟通和理解;
-
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环境方针的持续适宜性予以评审
|
OK |
8 |
Q/E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
-
规定组织职责和权限的文件(质量、环境手册、组织架构、职能分配表、相关文件等)
-
职责和权限沟通的证据;
|
-
质量、环境手册、组织架构、职能分配表、岗位职责与任职要求给出了有关职能部门和人员的作用、职责、权限;
-
以文件发放、培训、宣传等方式传达至相关部门的岗位人员;
-
由总经理于2019年10月7日任命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为企业员工;
-
同管理者代表交谈,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能够行使。
|
OK |
9 |
Q/E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
是否对风险和机遇进行了识别?
如何应对风险和机遇? |
对可能的风险和机遇进行了辨识;
制定了应对措施 |
OK |
10 |
Q/E 6.2质量、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
公司是否制定了质量、环境目标?
是否制定了实施措施?如何考核 |
质量目标:
1.顾客满意率98%;
2. 产品合格率100%
3.固废按规收集处置率100%;
4.杜绝火灾爆炸发生。
制定了实施措施和考核办法,并进行了考核记录
制定了质量、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 |
OK |
11 |
Q/E 6.3变更的策划 |
如何对变更进行控制? |
暂无质量、环境管理方面的变更。 |
OK |
12 |
Q7.1.1总则
E7.1资源 |
企业现有的与体系运行有关的资源配置,是否满足要求?是否需要从外部获取资源 |
-
配置的资源:公司配置了适宜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
-
配置的资源能够满足体系运行,不需要从外部获得资源
|
OK |
13 |
Q9.1.1总则 |
-
是否确定了监视测量方式和频次
|
-
公司的监视测量方式包括:顾客满意调查、内审、管理评审等,每年至少一次。
|
OK |
14 |
Q/E 10.1 总则 |
-
策划和实施测量、分析和改进的相关规定
|
-
通过人员招聘、培训过程、最终产品和服务过程的符合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产。
-
通过内审、管理评审对过程、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监视和测量,
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识别改进的机会以实现持续改进,; |
OK |
15 |
Q/E 10.3 持续改进 |
组织通过哪些方式持续改进 |
通过内审、管理评审评价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析质量、环境目标的达成情况,数据分析的结果,识别改进的机会,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
OK |